说到养生,许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灵芝、人参等大补的东西。诚然,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养生就是要补,越补身体越好。其实不是这样的,有的人体质比较虚弱,如果不顾自身条件盲目的进补,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所以,补身体,补哪里,怎么补,都是有讲究的。
一、痰湿体质
痰湿体质的人有什症状?
舌体胖大,苔滑腻,厚,舌苔颜色发白或者黄色,舌边常有齿痕。 肥胖,尤其是腹部肥满而松软,四肢易浮肿,面部皮肤油脂较多,面色淡黄而暗,眼泡微浮,容易困倦,睡觉时鼾声如雷。 口中粘腻,口唇色淡,很少感觉口渴,不想喝水。容易出汗,汗粘腻,汗出后皮肤多凉,头身重困,经常感觉头昏昏沉沉,关节疼痛。
中医说的痰,分“有形之痰”和“无形之痰”。 有形之痰,指的是我们咳嗽出来的痰。无形之痰,指的是体内黏稠的病理性的液体,比如水湿凝聚,逐渐凝练成的痰,或者整天吃肥甘厚味,营养过剩,导致代谢产物潴留而形成的痰。 湿气重了,会导致痰的增加,而痰的出现,又会导致湿气更重。而痰湿结合,则雪上加霜。 所以这种体质的人千万不能盲目进补,不然会加重痰湿。
那么这种体质的人怎么样进补呢?
痰湿体质的人,不能补而是要清。方法非常简单:清淡饮食,加强锻炼。运动可以解决很多问题,最简单的走步就可以,尤其是营养过剩导致的痰湿体质,非常适合运动。
也有药方可以化痰祛湿,可以用温胆汤来泡泡脚。
茯苓30克、法半夏6克、陈皮9克、炙甘草6克、竹茹6克、枳实6克。
此方熬水,把药汁兑入温水中,用来泡脚,每天泡两次,每次20分钟,孕妇忌用。有脚部疾病的人群也要慎用。
如果是寒痰,身体总是觉得很冷的,舌苔雪白,加入生姜五片;如果是痰热,如舌质发红,舌苔粘腻,但是有点微微的黄色,则不必加生姜。